兰州农用地膜对土壤的影响:一把双刃剑
兰州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,水资源匮乏,农业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。为了保墒增温、提高农作物产量,农用地膜在兰州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。然而,地膜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,也对土壤环境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,成为一把双刃剑。
一、积极影响:
保墒增温,提高产量: 地膜覆盖可以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,提高土壤温度,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,特别是在兰州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下,地膜覆盖对提高农作物产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抑制杂草,减少病虫害: 地膜覆盖可以抑制杂草生长,减少除草剂的使用,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阻隔病虫害的传播,降低农药使用量,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。
改善土壤结构,提高肥效: 地膜覆盖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,防止土壤板结,改善土壤结构。同时,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地温,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,加速有机质分解,提高肥料利用率。
二、消极影响:
土壤污染: 传统地膜难以降解,长期使用会导致地膜残留物在土壤中积累,形成“白色污染”。这些残留物会破坏土壤结构,影响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,阻碍作物根系生长,终导致土壤肥力下降,农作物减产。
土壤微生物活性下降: 地膜覆盖会改变土壤温度、湿度等环境条件,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存和活动,导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下降,土壤生态系统失衡。
土壤盐渍化: 地膜覆盖会阻碍土壤水分蒸发,导致土壤盐分随水分上升并在地表积累,加剧土壤盐渍化,影响作物生长。
阻碍雨水下渗: 地膜覆盖会阻碍雨水下渗,增加地表径流,加剧水土流失,特别是在兰州黄土高原地区,地膜覆盖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。
三、应对措施:
为了减轻农用地膜对土壤环境的负面影响,需要采取以下措施:
推广使用可降解地膜: 研发和推广使用可降解地膜是解决“白色污染”的根本途径。可降解地膜在使用后能够被微生物分解,不会对土壤环境造成长期污染。
加强地膜回收利用: 建立健全地膜回收利用体系,鼓励农民将废旧地膜回收再利用,减少地膜残留物对土壤的污染。
推广地膜覆盖替代技术: 积极探索和推广地膜覆盖替代技术,如秸秆覆盖、生物降解膜覆盖等,减少对传统地膜的依赖。
加强宣传教育: 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,提高农民对地膜污染危害的认识,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地膜,减少地膜使用量。
四、结语:
农用地膜是兰州农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,在提高农作物产量、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然而,地膜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,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地膜污染问题,采取有效措施,加强地膜污染治理,推动农业绿色发展,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。
未来展望:
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,相信未来兰州农用地膜的使用将更加科学合理,地膜污染问题也将得到有效解决。我们将迎来一个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