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州农用地膜对水资源的影响:机遇与挑战并存
兰州,地处中国西北内陆,干旱少雨,水资源匮乏。农业作为兰州的支柱产业,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挑战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,农用地膜技术在兰州得到了广泛应用。然而,地膜在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,也对水资源环境产生了一系列影响,机遇与挑战并存。
一、农用地膜的积极作用:缓解水资源压力
1.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: 地膜覆盖可以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发,减少水分流失,提高土壤保水能力。研究表明,地膜覆盖可以使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30%-50%,显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,缓解兰州农业用水紧张的局面。
2. 改善土壤结构,增强土壤蓄水能力: 地膜覆盖可以调节土壤温度,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,改善土壤团粒结构,增强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,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。
3. 促进作物生长,提高产量: 地膜覆盖可以保温保湿,促进作物根系发育,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,从而增加作物产量。据统计,地膜覆盖可以使兰州地区农作物增产20%-30%,有效保障粮食安全。
二、农用地膜的负面影响:加剧水资源污染
1. 地膜残留污染: 传统地膜难以降解,长期使用会导致地膜残留在土壤中,形成“白色污染”。残留的地膜会阻碍土壤水分渗透,影响土壤通气性,降低土壤肥力,终导致水资源污染。
2. 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: 地膜覆盖会改变土壤的温湿度条件,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活性,进而影响土壤养分循环和水资源利用效率。
3. 加剧农业面源污染: 地膜覆盖会改变农田的水分运移规律,增加农田径流和土壤侵蚀,将地膜残留物和农田污染物带入水体,加剧农业面源污染。
三、应对措施:发展绿色地膜,加强污染治理
1. 推广可降解地膜: 研发和推广可降解地膜是解决地膜残留污染的根本途径。可降解地膜在使用后能够被微生物分解,不会对土壤和水资源造成污染。
2. 加强地膜回收利用: 建立健全地膜回收体系,鼓励农民将废旧地膜回收利用,减少地膜残留污染。
3.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: 推广滴灌、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,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,减少农田灌溉用水量,降低地膜对水资源的负面影响。
4. 加强宣传教育: 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,提高农民环保意识,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地膜,减少地膜污染。
四、未来展望:绿色农业,可持续发展
兰州农用地膜对水资源的影响是复杂的,既有积极作用,也有负面影响。未来,兰州农业发展应坚持绿色、可持续的理念,积极推广可降解地膜,加强地膜污染治理,发展节水农业,实现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。
五、具体案例:
兰州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: 该园区积极推广可降解地膜和节水灌溉技术,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。
永登县地膜回收项目: 该项目通过建立地膜回收点,鼓励农民将废旧地膜回收利用,有效减少了地膜残留污染。
六、结语:
兰州农用地膜对水资源的影响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和研究的课题。只有科学认识地膜对水资源的影响,积极采取有效措施,才能实现兰州农业的可持续发展,为兰州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