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州农用地膜的使用方法
兰州地处西北内陆,气候干旱少雨,水资源匮乏,农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。地膜覆盖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节水保墒、增温增产措施,在兰州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。以下详细介绍兰州农用地膜的使用方法:
一、 地膜选择
材质选择: 兰州地区主要使用聚乙烯(PE)地膜,因其具有良好的透光性、保温性、保湿性和耐老化性。
厚度选择: 根据作物种类和覆盖时间选择地膜厚度。一般蔬菜、瓜果等作物选择0.008-0.012mm厚的地膜;玉米、马铃薯等作物选择0.012-0.015mm厚的地膜。
颜色选择: 根据作物需求和气候条件选择地膜颜色。黑色地膜可有效抑制杂草生长,适用于杂草较多的地块;银色地膜可反射阳光,降低地温,适用于高温季节;透明地膜透光性好,可提高地温,适用于低温季节。
二、 整地施肥
深翻土地: 播种或移栽前,需对土地进行深翻,深度一般为20-30cm,以利于根系生长和水分渗透。
施足基肥: 根据地力条件和作物需肥特点,施足有机肥和化肥,为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。
平整土地: 整地后需将土地耙平,使地表平整,以利于地膜铺设和水分均匀分布。
三、 地膜铺设
铺设时间: 地膜铺设时间应根据作物种类和气候条件确定。一般早春作物在播种或移栽前7-10天铺设地膜,以提高地温;夏季作物可在播种或移栽后立即铺设地膜,以保墒降温。
铺设方法: 地膜铺设可采用人工或机械两种方式。人工铺设时,需将地膜拉紧、铺平,四周用土压实;机械铺设时,可使用地膜覆盖机,提高铺设效率。
覆盖方式: 地膜覆盖方式主要有平畦覆盖、高畦覆盖和沟畦覆盖等。平畦覆盖适用于蔬菜、瓜果等作物;高畦覆盖适用于玉米、马铃薯等作物;沟畦覆盖适用于葡萄、草莓等作物。
四、 播种或移栽
播种: 地膜覆盖后,需根据作物种类和播种方式,在膜上打孔播种。打孔深度和密度应根据作物要求确定。
移栽: 地膜覆盖后,需在膜上打孔移栽幼苗。移栽时需注意保护根系,避免损伤。
五、 田间管理
水分管理: 地膜覆盖后,需根据作物需水特点和土壤墒情,及时进行灌溉。可采用滴灌、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,提高水资源利用率。
施肥管理: 地膜覆盖后,需根据作物需肥特点,及时进行追肥。可采用叶面喷施、随水追肥等方式,提高肥料利用率。
病虫害防治: 地膜覆盖后,需加强病虫害监测,及时采取防治措施。可采用农业防治、物理防治、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方法,减少病虫害发生。
六、 地膜回收
回收时间: 地膜回收时间应根据作物种类和地膜老化程度确定。一般在地膜老化破损、失去使用价值时进行回收。
回收方法: 地膜回收可采用人工或机械两种方式。人工回收时,需将地膜从土壤中剥离,并集中处理;机械回收时,可使用地膜回收机,提高回收效率。
回收处理: 回收的地膜应进行无害化处理,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。可采用填埋、焚烧、回收再利用等方式进行处理。
七、 注意事项
地膜铺设前,需清除地表杂草和石块,避免刺破地膜。
地膜铺设时,需注意风向,避免地膜被风吹起。
地膜覆盖后,需定期检查地膜破损情况,及时修补破损处。
地膜回收时,需注意避免将地膜残留在土壤中,影响下茬作物生长。
总结
地膜覆盖技术是兰州地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重要措施。通过科学合理地使用地膜,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,改善土壤环境,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,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。